为响应全民阅读号召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进一步丰富干部员工精神文化生活,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,读书月期间,集团开展了“一本书·一个世界”主题征文活动。集团干部员工积极响应,踊跃参与,以文致心,以笔抒情。有的在阅读中探寻红色基因,有的记录下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,有的抒发与时代同频的青春梦想,有的以故事表达对生活的期许与热爱。现将部分优秀作品予以分享,开启一场充满书香的旅程。
以典为钥启新程,化典为鉴照初心
——读《习近平用典》有感
公共资源交易集团 姜梓豪
捧读《习近平用典》,书页间跃动的不仅是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,更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思想光芒。作为公共资源交易战线的青年党员,我在“备豫不虞,为国常道”的警示中领悟风险防控之要,在“苟日新,日日新”的鞭策中探寻改革创新之路,在“廉者,政之本也”的告诫中筑牢清正廉洁之基。这些典故如同一把把“金钥”,为我们破解交易领域的难题、书写新时代的答卷提供了破题之道。
以典为鉴,照见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信仰之光
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”。翻开《习近平用典》,首章 “敬民篇”第三个典故中郑板桥的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直击心灵。这让我想起去年的一通求助电话。在项目报名即将截止时,竞买人反馈已经来不及通过银行开具保函,在电话那头急得团团转。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协调其他金融机构开辟绿色通道,采用分离式保函,不到一天就成功开函,及时解决了竞买人燃眉之急。那一刻,我深刻体会到“民惟邦本”的深刻内涵,公共资源交易是直接服务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,既关乎民生项目的落地,也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。
以典为舟,扬起“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改革之帆
“明者因时而变,知者随事而制”。面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痛点堵点,我们从《习近平用典》中汲取改革智慧为指引,大胆探索创新路径。借鉴“如身使臂,如臂使指” 的治理理念,与各级交易机构从“单打独斗”转向“合作共赢”,将全省自然资源交易纳入“一张网”管理,加强省、市、县合作,实现自然资源“平台之外无交易”。
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“苟日新,日日新”的创新精神激励着我们勇立潮头。近年来,集团陆续上线了全新自然资源网上交易系统,并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开发了“一次性报价和摇号”“720度全景看地”“国有建设用地电子竞买保函”“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电子竞买保函”等功能,不断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,降低企业交易成本,助力优化营商环境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:“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”。我们用科技赋能交易,让“数据多跑路、企业少跑腿”成为常态。
以典为灯,点亮“只留清气满乾坤”的初心之路
“廉者,政之本也”。《习近平用典》中的廉政箴言时刻警示我:作为一名前台业务岗位的普通党员,言行举止就是作风的一面镜子。在一次矿业权出让过程中,有竞买人想通过咨询热线试图打听相关交易信息,这是有违市场公平的举动,我马上严词拒绝——“交易平台是公平竞争的赛场,不是打听信息的市场!”正是有了这种“打铁必须自身硬”的底气,让我们赢得了市场主体的尊重与信任。
站在新的历史方位,《习近平用典》既是一本厚重的历史典籍,也是一部鲜活的实践指南。当我们以“治其本,朝令而夕从”的决心深化改革,以“图之于未萌,虑之于未有”的清醒防范风险,以“廉为政本”的操守坚守底线,就能在公共资源交易的“云”端守护公平正义,让千年典故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。这,就是我们赣交易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情的传承,对人民群众最庄严的承诺。